首页 烟草资讯 正文

上海市金山区启动2023成人烟草流行监测调查-一座超大城市如何管好“一根烟”?

上海市金山区启动2023成人烟草流行监测调查

为了掌握成人烟草使用情况,有效防止烟草成瘾的蔓延,上海市金山区近日启动了2023年的成人烟草流行监测调查,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控烟政策、开展控烟活动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更好地促进成人的戒烟行动。

调查对象

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涵盖不同年龄、职业和居住地的人群。所以,无论您是在家庭中的主妇、上班族、学生还是退休人士,我们都希望您能积极参与进来。

工作流程

这次调查非常简单,您会在一些公共场所看到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会通过专用平板进行调查问卷。您只需要用一点时间填写这份问卷,回答一些烟草的问题。

问题内容

这份问卷将涵盖各种吸烟习惯和烟草相关问题。我们会询问您的吸烟频率、吸烟场所等等。此外,我们还会了解您对吸烟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以及您对烟草控制的态度。我们承诺,您的个人信息将会严格保密,不会用于其他目的。不涉及扫码、不涉及信息登记、不涉及好友添加、不涉及验证码等等。

这次调查的也是要提高社区居民对烟草危害的认知,促使更多的人摒弃吸烟习惯。每一个问卷都代表着一份对健康社区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无烟草危害的环境!

深圳启动成人烟草流行调查

家里有没有烟民?一天抽几根烟?对于烟草,深圳请你表态。

深圳市控烟办于2020年12月启动了该市成人烟草流行调查工作。调查工作将持续2个月,调查涉及全市10个区被抽中的30个街道共计60个社区。

(受访者供图)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非集体居住的15岁及以上居民,预计调查样本量约为4800人,调查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由经过专业化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烟草使用、电子烟使用、戒烟、二手烟、烟草价格、控烟宣传、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居民对烟草使用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对《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的知晓情况等。

根据2013-2014年中国部分城市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15岁及以上成人烟草使用率为18.6%;电子烟使用率仅为0.7%;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的占比为13.1%;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场所排名从高至低分别为工作场所、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交通工具,购买20支(1包)机制卷烟的价格中位数为15元。

“本次调查是深圳市首次开展成人烟草流行调查,意义重大,也将为未来制定相关健康政策提供施政参考。为此,希望各有关单位及全体居民能够积极配合,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同时提供真实的调查数据。”深圳市无烟城市项目技术官员熊静帆表示,严格的控烟法规的核心目标是降低吸烟率和二手烟暴露率,保护市民健康。

一个城市的吸烟率与城市的文明度息息相关。《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自2014年3月1日实施以来,深圳实现了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并在全国首次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深圳市2018年成人慢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上成人的吸烟率为16.88%,低于北京的20.3%、上海的19.9%,在全国排名中较低。

上海控烟行动成效显著 成人吸烟率连续12年呈持续下降趋势

日前,中国控烟协会在沪举办2023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控烟交流活动,邀请上海、香港、澳门控烟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分享控烟经验及成果,携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控烟“上海方案” 助力提升人均期望寿命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自2010年生效实施来,上海控烟工作持续强化社会共治,形成了控烟宣传和监督执法“六个一”模式(即一套制度、一个机制、一根线、一幅图、一张网和一系列工作办法),并获显著成效。上海市成人吸烟率连续12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22年为19.4%,较2010年控烟立法时已下降了7.5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的24.1%,并提前达到“健康中国2030”任务目标。同时,2021年全国青少年烟草流行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市中学生卷烟使用率和电子烟使用率均为全国31个省份最低。

十余年来,上海持续为全国控烟和城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上海方案”。2010年推出大陆地区首个人大立法的控烟法律,引领和助推全国控烟法治进程;2016年第一次修订,实现室内全面禁烟,上海市人民政府获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无烟日奖;2022年第二次修订,与时俱进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2023年世界无烟日,在全国率先推出“控烟行动三部曲”,即“室内全面禁烟、室外不吸游烟、吸烟请看标识”,“疏堵结合”不断强化控烟社会共治,助推城市精细化治理。

随着我国第一部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融合立法《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将持续实践优化“六个一”模式,通过控烟管理“共参与”进一步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聚焦重点难点场所。鼓励市民通过“控烟热力地图”提供问题线索,强化社会监督;巩固和提升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家庭建设成效;完善戒烟门诊、戒烟热线、社区戒烟干预、线上新媒体戒烟等戒烟服务网络和体系建设。鼓励医疗机构开设戒烟门诊,提供科学、便捷、有效的戒烟服务。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服务时应形成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劝阻有烟草依赖的患者戒烟,并提供个性化戒烟咨询和指导。卫生健康部门出台相关配套诊疗规范,提升戒烟干预专业能力,完善网络体系建设等。

港澳两地分享经验 共商双重挑战新策略

香港目前在各项控烟政策中,大部分已实践世界卫生组织的MPOWER最佳范例。作为控烟较早的城市,香港早在1982年颁布法例,禁烟范围仅限于升降机、剧院及公共交通工具;2007年大幅扩大禁烟范围至室内及部分户外公众场所,并对违例者征收1500港元罚款;不断提升烟草税、增强公众教育等,在多管齐下的控烟政策下,香港吸烟率已由1982年的23.3%降至2022年的9.5%,并目标在2025年将吸烟率降至7.8%。

除了控烟,香港不断加强戒烟服务的宣传,与非政府机构合作,为市民提供以社区免费戒烟服务,包括提供戒烟药物、加强外展戒烟服务、流动戒烟车等,向市民推广无烟生活。

同时,香港烟草税已经涨到了零售价的62%,一包烟差不多要70多块钱,未来准备提高到75%,届时一包烟可能要上百块,将进一步促使吸烟率降低。相比之下,内地的烟草税为40%。此外,烟包图形警示方面,从1983年起历经三十余年,如今已有十二款吸烟有害健康的图形警示,覆盖烟包上两个最大表面面积至85%。同时,烟盒上标注戒烟热线及“请为你的下一代戒烟”的健康忠告。

自澳门新控烟法于2012年实施以来,特区政府严格执行各项控烟政策和措施,保障非吸烟人士权益。根据澳门现行相关法律规定,除机场及娱乐场所符合新标准设置且已获许可的吸烟室外,公共室内场所全面禁止吸烟,公交站及出租车停靠站10米范围内吸烟也属违法。违法吸烟者如被查处,将面临最高1500澳门元的罚款。

澳门于2022年12月5日生效实施电子烟禁令,禁止与电子烟生产、销售、分销、进出口相关的所有活动,包括禁止携带该类产品出境和入境澳门特区,这也意味着澳门已进入电子烟“全禁”时代。

严格执法、教育宣传、鼓励戒烟等多管齐下的控烟举措取得显著成果。2022年《澳门人口烟草使用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至2022年期间,澳门卷烟使用率由16.6%下降至10.6%。

当前,控烟工作正面临新型烟草制品和传统烟草制品的双重挑战。与会专家表示,未来,控烟工作还将继续围绕无烟立法、无烟环境、烟草监测、警示烟草危害、戒烟服务、吸烟与相关疾病、青少年控烟、烟税与价格、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电子烟等方面着手,推动控烟社会共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一座超大城市如何管好“一根烟”?

徜徉在百年外滩和南京路步行街,霓虹璀璨、热闹非凡。作为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上海见证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融互通,也见证了诸多经济业态的兴衰沉浮。这其中,就包括烟草行业。

19世纪90年代,随着来沪外商的增多,外烟作为商品输入上海,卷烟在中国逐渐风行。民国时期上海市面烟品种类过千,在当时,抽烟既是一种社交方式,也是一种时尚。

时过境迁,随着民族工业振兴和民众健康意识的觉醒,人们逐渐意识到吸烟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1994年,上海制定了政府规章《上海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成为中国最早开展控烟工作的城市之一;2009年12月10日,上海颁布《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10年3月1日生效实施,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后,大陆地区首部省级人大颁布的控烟地方法规。

控烟立法走过15年,在如今老年群体慢性病负担日趋加重的形势下,控烟工作成为卫生健康领域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一环。

两次修订引领创新,控烟法治化与时俱进

“在控烟领域,立法是最有效的措施。”谈及参与控烟立法修法15年来的感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合作中心主任吴凡感慨万千。

在吴凡看来,人人皆知吸烟有害健康,但危害健康只是吸烟在卫生健康领域呈现的结果,这一结果的“养成”过程涉及教育、文化、法治等方方面面,“在学校讲课时,我也经常告诉学生,控烟工作是卫生健康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最典型案例,值得研究。”

2016年,在吴凡等多位业内人士的提案建议下,《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迎来首次修订,与国际接轨,实现室内全面禁烟。

吴凡回忆,《条例》修订一列入计划,相关部门就委托医疗公卫领域的专业机构、研究所,进行相关科学依据的收集,“专题讨论的时候,为了充分说明修订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我们带着一本非常厚的材料上会,内容包含了社会科学、法律法规、医学研究等各方面的依据。”

然而,《条例》的修订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彼时由于国内尚缺乏对控烟的系列研究,反对声音提出:相关研究和数据基本都来源于国外,不能作为国内实施的依据。对此,时任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的吴凡当即提出:“既然要中国人的证据,我们立即找!”

随后,从民意基础调研、人群吸烟情况调查,到吸烟室空气质量调研,再到网络公开大讨论……在上海市统计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疾控中心等同道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份立足于本土的调查报告顺势而生。

2016年11月11日,几经修改和讨论后,《条例》修正案通过上海市人大审议,并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实施,宣告上海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实施“屋顶下全面禁烟”,同年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上海市人民政府“世界无烟日奖”。

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后,上海更新的禁烟标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袁全 摄

2022年10月,《条例》启动第二次修订,与时俱进关注新型烟草制品,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2023年11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将控烟作为重点内容,要求持续推进公共场所控烟工作。

多年来,上海控烟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公共场所控烟状况不断向好,法定禁烟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从控烟立法前的37.5%下降至12.3%。据统计,上海市民对《条例》的知晓率为88.7%,市民对室内全面禁烟的支持率达98.0%。

据统计,上海市成人吸烟率自控烟立法以来,已下降了7.5个百分点至19.4%,提前达到“健康中国2030”目标。最新公布的2021年全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中学生卷烟、电子烟使用率处于参与调查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最低。

从“世博”到“进博”,打造全球健康“样板城市”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提出:希望开创先河,办成第一届“无烟世博”。

为了兑现“对世界许下的诺言”,2009年5月,上海市人大将《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由预备项目转为年度正式立法项目。从法律的层面上控烟,上海创了全国禁烟之先河。

2009年7月,上海世博局顺应社会呼声,以绿色、文明、健康为重,全部退还2亿元烟草企业捐款。紧随其后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进一步为“无烟世博”创造了法律基础。参照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颁布的《无烟草烟雾大型活动实施建议》,上海首次提出了明确的“无烟世博”标准。

2010年10月20日至21日,原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赴上海对“无烟世博”工作开展了联合评估,认为上海世博会已达到其发布的要求,实现了“无烟世博”目标;2010年10月29日,原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宣布,上海世博会实现“无烟世博”目标,成为世博会159年历史上首个“无烟世博”。

随着“无烟世博”的到来,“无烟上海”时代正式开启。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作为全市控烟牵头单位,协调各控烟管理、执法部门联合行动,逐步形成了“行政监管”“场所自律”“社会监督”“人大督导”“专业监测”“舆情评价”的上海控烟“六位一体”推进机制。

2016年11月,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上海向全世界展现了健康促进的“中国方案”和“上海实践”,尤其是上海在控烟领域发挥了先锋引领作用,是健康城市工作的样板城市。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控烟志愿者队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袁全 摄

2022年启动的《条例》第二次修订,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上海成为国家将电子烟纳入监管后,首个修订控烟法规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的城市。

与此同时,上海发布新版禁烟标识并启动全市更新,首先于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更新全部禁烟标识。

监管执法“六个一”,控烟覆盖室外游烟

2019年8月,上海市政府制定出台《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其中控烟行动明确规划了线路图和任务书,并逐步形成“六个一”管理模式。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介绍,“六个一”,即一套制度(控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一个机制(多部门联合协同和社会共治机制)、一根线(12345控烟投诉举报热线)、一幅图(控烟热力地图)、一张网(全市综合戒烟服务网络)和一系列工作方法(专业支撑、问题导向、人文关怀等)。

2015年起,上海12345市民热线平台受理的“禁烟控烟”相关诉求年均逾万件次,其中投诉举报类占九成以上,回访解决率约七成;在技术手段方面,2021年世界无烟日期间,控烟线索征集平台——“控烟热力地图”启用,可以动态显示全市控烟情况。

在戒烟服务方面,上海全市积极推进和完善戒烟服务体系建设。2024年,与《条例》颁布同年创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戒烟专病门诊,也迎来了开诊的15个年头。截至目前,该门诊总计为8000多名吸烟者提供个体化戒烟方案以及烟草病防治策略,平均戒烟成功率达到80%以上。

在南京路步行街附近拍摄的室外吸烟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辛梦晨 摄

然而,随着室内禁烟成效日趋向好,室外游烟问题相对凸显。对此,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于2023年“5.31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向全社会推出“控烟行动三部曲”,即“室内全面禁烟、室外不吸游烟、吸烟请看标识”,配套发布全国首个控烟标识系统。

同时,上海持续在全市地标及代表性公共场所,开展健康上海行动专项“室外吸烟点示范建设”,目前已建成200个市级示范性室外吸烟点,并在吸烟点提供吸烟有害健康和戒烟服务资源信息,在减少二手烟危害的同时,引导烟民科学戒烟。

深圳成年人吸烟率在内地大城市最低

为科学准确评估该市控烟成效,深圳市控烟办于2020年12月启动了成人烟草流行调查工作,调查工作将持续2个月,调查涉及全市10个区(新区)被抽中的30个街道共计60个社区。

据介绍,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非集体居住的15岁及以上居民,预计调查样本量约为4800人,调查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由经过专业化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烟草使用、电子烟使用、戒烟、二手烟、烟草价格、控烟宣传、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居民对烟草使用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对《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的知晓情况等。

为了确保入户调查的安全,调查期间,调查员将在社区协管员、工作站人员、网格员、物业或安保人员的协助下开展入户调查,同时,在入户前均做到监测体温,规范佩戴口罩,对设备和手进行消毒,无接触调查等疫情防控措施,市民也可核验调查员的工作证、14天行程码和健康码等。

《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自2014年3月1日实施以来,深圳实现了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并在全国首次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控烟成效显著,深圳市2018年成人慢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上成人的吸烟率为16.88%,在内地大城市最低,屡次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表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